第二章 履行(xing)出資(zi)人職責(ze)的機構
第(di)十一(yi)條 國(guo)務院國(guo)有資(zi)(zi)(zi)產監(jian)督(du)管理機(ji)(ji)構和(he)地方人民政府按(an)照國(guo)務院的規定設立(li)的國(guo)有資(zi)(zi)(zi)產監(jian)督(du)管理機(ji)(ji)構,根據(ju)本級人民政府的授權,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(guo)家(jia)出(chu)資(zi)(zi)(zi)企業(ye)履行出(chu)資(zi)(zi)(zi)人職責。
國務(wu)院和地方(fang)人(ren)民政府根據需要,可以授權其他部門(men)、機構代(dai)表本級人(ren)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(ren)職(zhi)責。
代表本級(ji)人民(min)政(zheng)府履行(xing)出資人職責的機構、部門,以下統(tong)稱(cheng)履行(xing)出資人職責的機構。
第十二條 履行出(chu)資人職責(ze)的機(ji)構代(dai)表本(ben)級人民(min)政府對國家出(chu)資企(qi)業依法(fa)享有(you)資產收益、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(deng)出(chu)資人權利(li)。
履行(xing)出(chu)資人職責的(de)機構依照法律、行(xing)政法規(gui)的(de)規(gui)定(ding),制定(ding)或者參與制定(ding)國家出(chu)資企業(ye)的(de)章(zhang)程。
履(lv)行(xing)出(chu)資(zi)人(ren)職(zhi)(zhi)責的機構對法律(lv)、行(xing)政(zheng)法規和本級人(ren)民政(zheng)府(fu)規定須經本級人(ren)民政(zheng)府(fu)批(pi)準(zhun)的履(lv)行(xing)出(chu)資(zi)人(ren)職(zhi)(zhi)責的重大(da)事項,應當報請本級人(ren)民政(zheng)府(fu)批(pi)準(zhun)。
第十三條(tiao) 履行(xing)出(chu)資人(ren)職責的(de)機構委派(pai)的(de)股東(dong)代表(biao)參加國有資本控(kong)股公司、國有資本參股公司召開的(de)股東(dong)會會議、股東(dong)大(da)會會議,應當(dang)按(an)照委派(pai)機構的(de)指示提出(chu)提案、發表(biao)意見(jian)、行(xing)使表(biao)決(jue)權,并將其履行(xing)職責的(de)情況和結果(guo)及時報告委派(pai)機構。
第十四條 履行(xing)出(chu)資(zi)人(ren)職責(ze)(ze)的機(ji)構應當(dang)依(yi)照法(fa)律(lv)、行(xing)政法(fa)規以及企(qi)業章程(cheng)履行(xing)出(chu)資(zi)人(ren)職責(ze)(ze),保障出(chu)資(zi)人(ren)權益,防止國有(you)資(zi)產(chan)損失。
履(lv)行出資人(ren)職責的(de)機構應當維護(hu)企(qi)業(ye)作為市場主(zhu)體依(yi)法享有的(de)權(quan)利(li),除(chu)依(yi)法履(lv)行出資人(ren)職責外,不得干預企(qi)業(ye)經營(ying)活動。
第十五條 履行出資(zi)人職(zhi)責(ze)的機構對本級人民政府負(fu)責(ze),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履行出資(zi)人職(zhi)責(ze)的情況,接受(shou)本級人民政府的監督和考核,對國有資(zi)產(chan)的保值增(zeng)值負(fu)責(ze)。
履行出(chu)資(zi)(zi)人職責的(de)機構應(ying)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(ding),定(ding)期向本(ben)級人民政府報告有關國有資(zi)(zi)產總量、結構、變(bian)動(dong)、收益等匯總分析的(de)情況(kuang)。